XieXiuZhu_20070331_ 048.jpg  

 

尊敬的校長  各位專家,女士們!先生們!大家好!

我來自中國,是一名傳統醫學的研究者,並擁有近五十年臨床經驗的醫師。很榮幸,能藉此機會,將吾人多年臨床發現到人體內存在著許多不為人知,及儀器尚未探測出的奧妙,及敝人於臨床時,所累積的醫療經驗,與各位分享。並期盼通過此研討會,能共同商議出更好的醫療方法,為疾病找到出口。祈望大家都能活得健康活得長壽,擁有優質美好的人生。

 

主講人:郭志辰 先生

時間:2007/3/30

地點:美國紐約科技大學醫學院

 

尊敬的校長  各位專家,女士們!先生們!大家好!

我來自中國,是一名傳統醫學的研究者,並擁有近五十年臨床經驗的醫師。很榮幸,能藉此機會,將吾人多年臨床發現到人體內存在著許多不為人知,及儀器尚未探測出的奧妙,及敝人於臨床時,所累積的醫療經驗,與各位分享。並期盼通過此研討會,能共同商議出更好的醫療方法,為疾病找到出口。祈望大家都能活得健康活得長壽,擁有優質美好的人生。

 

活得健康活得長壽,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共同願望。想健康長壽,不僅要預防疾病的產生,更應時時進行健康的維護。中國傳統醫學起源於養生修鍊術,也就是說,先哲在進行養生修鍊時,總結歸納出一套集醫療、健康養生的法則,並經由後學者不斷注入新的觀念,而趨於完備成熟。

因此,中國傳統醫學與養生修鍊術是密不可分。中國傳統醫學不僅治療疾病,同時還有預防既有疾病的繼續傳病,引發出其他的併發症。養生修鍊術,則是進行健康的維護。換言之,中國傳統醫學維護了肌體的康健,養生修鍊術則是增強抗病的能力。因此,吾人的醫學報告中,將中國傳統醫學與養生修鍊術相融合為一體,不光是談論疾病的預防與治療,更重要的是,如何維護自我的健康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IMG_4942.JP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

談到疾病的預防與治療,首先,應對人體的空間有所認識與了解。因疾病的形成,與空間能量流動受阻有關。治療疾病的關鍵,則是打開人體的空間通道。

人體存在著四大空間

人体内部并非实体,而是同自然界一样,存在空间。空间无处不在,无所不有,细胞与细胞之间、脏腑与脏腑之间都存在空间。

中国传统医学虽未谈及人体存在空间,却有三焦之说,即上、中、下三焦。吾人在临床的过程中,发现了人体的第四焦,即外焦(背部太阳区域)。

如何发现到人体的外焦?在临床经验中,发现到,乳腺癌、肺癌、食道癌等,所有的癌

症、肿瘤及疑难病,病名虽然有所不同,但病因都在于外焦区域背部能量过高,长时间得不到疏通所致。因此,吾人发现到了人体外焦空间能量运行的重要性,并且传统医学所谓的三焦之说,其实是指人体能量运行时,分属于上、中、下三个不同空间的功能作用力而言。因此,吾人将上焦、中焦、下焦和外焦,称为人体的四大空间。

四大空间内,有一能量在循环运动,并有一运行的路线。此一运行的路线,贯通了人体的四大空间,人体的循环系统,并遵循此一路线做为能量运行的规律,不仅带动人体的整体运动,各细胞群体的运动,也以此做为转运的基础,吾人称之为公转。

公转,既是人体动力来源,并影响着人体全身气血能量的运行周流。

公轉是一動力體系的超連結

   所谓公转,是人体内部能量的大循环,公转将人体任督二脉相联,并逆转周天运行。其具体路线是:能量从会阴上行,经丹田、肚脐、中脘、膻中、天突,到达百会,向后方下行,经风池、大椎、胸椎、腰椎、尾椎,过尾闾至会阴,再转向前上方运行。

人体的公转是能量的大循环,它带动人体的整体运动,各细胞群体的运动,都是受公转的影响。也就是说,公转是人体运动的大动力,是人體動力體系的超連結。

人體是一動力體系,經由不同的動力體系相互刺激、相互撞擊及相互堆動下,維繫了人體的生命活力。人體的動力體系,小至細胞,大至各細胞群借助不同層面的刺激、推動能量的相互變化、輻射、撞擊與交融並在相互交融中產生新的能量物質。

公转畅通是治疗疾病的根本

細胞與細胞之間存在著空間,能量的積聚、流通、異化、混化都在空間內產生,空間是生命物質活力的調節媒介。因此,探討病因,必須找出空間通道受阻的地方,吾人因而提出「拋開病名、參考症狀、尋找病因」的診療方法。找出空間受阻、瘀滯的地方,疏通人體空間的通道,尤其是公轉運行的路線。

人体没有邪气,所谓的邪气,是正气之聚也,邪气散开,就变为正气,变废为宝,也就是能量的再利用。癌症,是空间高能量的积聚形成,能量的积聚程度,决定了癌症的严重度,能量密度越大,癌症越重。解决的方法,疏散能量,降低密度,才能恢复细胞运动。因此,吾人以兩、三味藥,加起來不到一克的極少的份量,借助藥物的「氣」,迅速的打開人體空間的通道,不僅為疾病找到出口,同時給予人體動力體系活動的空間。

公轉是一動力體系的超連結動力體系有了活動的空間,才能確保公轉的暢通。公转过程中,空間受阻、瘀滯的高能量在运行中自行参与混化、异化,自然得到消散。因此,公转畅通是治疗疾病的根本

醫者,是創造生命奇蹟的藝術家

吾人學習中國傳統醫學五十年。經五十年的臨床,深刻體悟到,醫者,是創造生命奇蹟的藝術家。生命奇蹟,在於人體的公轉。換言之,公轉的暢通,創造了生命奇蹟。醫者,好比是一藝術家,不斷的在創造出空間,及確保人體公轉的暢通,因此,醫者,是創造生命奇蹟的藝術家。才能創造出生命的奇蹟。如何確保人體公轉的暢通?與藝術家一樣,不僅要有創造力,還需具備技能。創造力,是指創造人體動力的來源;技能,是指創造人體動力來源的方法。尤其在是創造人體動力的過程中,不僅考慮患者在接受治療時的感受,因此,除了服用草藥湯劑外,以按摩手法配合火炙、熏蒸,減緩患者在治療時的不適。同時也尊重患者的心靈感受,以能量按摩的方式,舒緩、放鬆患者的情緒壓力,尤其是按摩師点按患者膻中、晃足時,提升了人體的能量,心靈自然得到昇華。按摩手法配合火炙、熏蒸,及能量按摩,不僅能提升身、心、靈的能量,還具有治癒身、心、靈的功效。兩者與草藥湯劑的相輔相成下,加速了公轉暢通。

以下,是吾人近五十年的臨床、研究報告。

 

一、人體的空間

吾人認為,遠離疾病的方法,必須為疾病找到出口。為疾病找出口,首先應對人體的空間有所認知。二十年前,吾人便發現及研究了人體的空間。直到2005年到加拿大參加NHP年會時,得知貴國的科學家,也注意到人體的外部空間,發現了人體的四大空間。雖未確切知道四大空間的功能作用,但是已經發現了人體空間的能量作用,並且與中國傳統醫學所講「氣」的觀點是一致的。認為,能量在空間的相互撞擊,促進了細胞功能的運動,恢復了人體的身心健康。

《空間醫學》正是應用了人體空間能量的相互撞擊,達到功能的恢復。並且在空間中,發現了能量的動力,能量的濃度,與壓力。吾人在臨床過程中,就是應用了人體空間的特點,調整了濃度、壓力,解決了很多的疑難病,包括腫瘤與癌症等。

人體內能量在流通中必然相互撞擊,同時也撞擊了周圍的細胞,加速細胞的消化吸收,促進新物質即生命基本元素的生成。因功能作用力的不同,形成不同程度的撞擊力。依撞擊力道及功能的不同,形成了不同的動力體系。也就是說,人體是一個動力體系。

 

二、人體是一個動力體系

    人體的動力體系,分為本體動力與人為的動力。

(一)本體動力

1)血液系統的動力:血液系統的動力,主要的來自心臟。依現代醫學來說,主要是來自于左心房與左心室的動力。因此,當動力不足的時候,就產生代償性功能問題。現代醫學在治療動力不足時,應用了強心藥物,加強左心房的功能,甚至於直接給于左心房的藥物,來刺激心臟的功能,恢復健康。

敝人在臨床上,發現了左、右心房動力的奧妙。左心房功能的衰竭,與右心房有直接的關係,左心的動脈血與右心的回流血,有直接的關係。故在治療血栓性脈管炎、血栓性靜脈炎,首先,要解決血液的回流問題,增加血液的回流,減少對動脈的壓力,也解決了左心衰竭的問題。在傳統醫學中,有四妙永安湯,就是解決心臟的回流問題,故此方能治療靜脈炎、或動脈炎等。

右心房回流對人體的影響力,往往是疾病發展到病危的時候,才能看出疾病的實質問題。即是四肢浮腫,或是頭部浮腫,此時才認識到了回流的問題,而並非是動脈血的問題。但是,在治療解決回流的問題時,仍然是加強治療左心房功能,即便有了認知,卻仍然無法突破人體右心房的回留問題。

敝人在臨床上,首先加強右心房的功能,因而在治療心血管疾病上,取得良好的效果。在用藥上,敝人發現了夜交藤、珍珠母等,對強心有很大的效果。夜交藤、珍珠母,增強了右心房的回流。

人體的動力,以右心房的回流為主,許多疾病的生發,均與回流的動力不足有關,是左、右心房的壓力失衡所致。尤其是右心房、室的回流受阻所致。

2)生理系統的動力

A命門動力

   在傳統的醫學中有「其氣上越」之說,是為啟動命門的動力。命門的動力,關係了尾閭及會陰部位的起動力,因尾閭及會陰部位是人體生命活力的泉源所在。

命門動力是借上焦的動力,借助越肩到背部時,形成能量的衝擊力,通過越而下之的空間能量,對命門周圍細胞的撞擊,達到命門及命門周圍的細胞之活力,從而增加了命門的動力。命門的動力增加,是對尾閭及會陰部位壓力的增加、是對會陰能量的撞擊及推動。命門的橫向運動是對人體的兩肋的細胞有撞擊的作用。

所以,在傳統醫學中有水生木的論述,是增加了兩肋細胞的運動,故肝不足者,補之於腎的論述,實為增加命門動力。

 

B、會陰動力

會陰動力是公轉的基礎,是清升濁降之根;是三焦活力基礎。

在傳統醫學中,會陰位於元氣之處。吾人在長期的臨床過程中,認識到了會陰之動力來源於命門與尾閭的壓力。而會陰之動力,是清升濁降的基礎。會陰之能量上升,同時帶動精微能量的上升,推動了上焦動力越肩過背部,刺激腰部及腎部能量的相互衝擊力,產生新的能量物質。故腎部之疾病,與脊椎之疾病,取決於會陰之能量上升,帶動兩腎,與脊椎,更新能量物質的生成,因此,增加會陰的動力,對各種腎病,及脊椎疾病的治療,有很好的效果。

會陰動力又是對前列腺的治療有很好的效果,故前列腺、膀胱、及肚臍以下的各種疾病(癌症)均有很好的療效。

 

C、隔膜動力

隔膜以下所有的細胞運動都與隔膜有關係,隔膜的濃度、壓力,都與隔膜以下的疾病有關係。所以,當隔膜的壓力與濃度發生變化的時候,對隔膜以下所有臟器,都容易產生疾病。所以調整隔膜的壓力是治療隔膜以下疾病的關鍵。例如;糖尿病、胰頭癌、肝癌、腸癌、子宮癌、直腸癌等。

 

D、膻中動力

膻中之動力與頭腦、胸、肺及思維均有關係。

開發智能與膻中有直接的關係,膻中之能量的壓力與濃度,對頭部的新陳代謝有關係。所以,膻中之動力,關係到腦部所有的疾病。例如;腦血管、腦萎縮、腦瘤等疾病。

因此,調整頭部病變,必須從膻中入手,只有膻中的能量暢通,頭部的新陳代謝才會正常。治療腦部之疾病,一定要採取暢通能量的方式,千萬不能以補再補,這樣,對於腦萎縮等才有治好的希望。

膻中之淤,對胸部當然也有很大的影響,除引起公轉上段之不通,將造成膻中以下的各種疾病的生發。當上焦的動力,無法越肩過背部時,人體的背部因缺上焦越而下之的動力時,因能量相互衝擊力到的不足,屆時,將無法引發骨牌效應的連鎖撞擊力,因命門動力不足,無法啟動會陰動力的上升,清升濁降的功能力,也將失去作用力。

空間醫學的治療大原則是;看上不看下,看高不看低。而膻中正好位於公轉的上段,生理系統的動力,是以逆轉的方式所形成的相互推動力:

膻中動力→命門動力→會陰動力→隔膜動力→膻中動力

因此,當膻中動力不足時,將影響膻中以下所有的細胞運動的功能。

傳統醫學有「肺朝百脈」之說,是統經脈的樞紐。以生理系統的動力來看,「肺朝百脈」的說法是正確的。

 

(二)人為的動力

人為的動力,是以至實、至虛為原則。只有至虛才能動其至實,只有至虛才能疏散其至實,在調整人體疾病的過程中,就是能量的轉移,轉移就是能量的疏通。

人為的動力,便是巧妙的應用了壓力差的方法,疏通、轉移能量的積聚。是以至實至虛、先降後升的方法,來調整人體的能量。

 

1)至實至虛

找到病變部位的出口處之後,要應用至虛至實的方法,打開出口。至實,就是要加強動力點部位的能量;至虛,就是將疏散點部位的能量降到最低。至虛至實,應用了“不平衡、不對稱”的原理,為能量運行找出路,能量之間的壓力越不對等,懸殊越大,所產生的撞擊力越大,所帶動的動力越強,越有利於人體內清升濁降的實現。

例如,

肝病--------背的開口,是治療肝病的出口;

腎病---------肺的宣否,是治療腎病的出口;

脊背---------腹的治療,是治療脊椎病的出口;

頭部--------大椎,是治療頭部的出口。

 

肝部病變,首先要看肺部,其次是看背部,肺是肝部的直接疏散點,背部則是第二疏散點。通過藥物將肺部和背部的能量降到最低,同時,還要注意腸胃的清潔,加強丹田部位的能量運動,以免腹水現象的出現,如此,才是治療肝部病變的好方法,其他臟腑疾病以此類推。

2)先降後升

傳統醫學以固本為主,是以補腎為主,以下焦為主,促進人體內的清升濁降。小方治病,重視人體的上焦部位,認為該部位是人體動力的源泉。上焦部位猶如人體的天空,天空晴朗,萬物才能夠正常生長。上焦部位能量疏通,人體的清升濁降才能夠順利實現,如果上焦部位能量淤滯,無法疏通,人體的清升濁降受阻,人體的動力將無法產生。首先清降,然後清升濁降,人體的動力才產生。先降,指的是從外焦入手,疏通上焦部位的能量,上焦部位能量通過人體的公轉路線向外焦區域運動,實現人體的“上虛”,同時能量撞擊腎區細胞運動,腎區細胞運動增強,人體動力才能產生,實現“下實”。

同時,注重外焦部位。外焦的部位是人體整個背部空間和腰部空間,它是調節人體三焦大空間的場地,是人體公轉的調節通道,外焦空間宜常清、常空,只有常清、常空,才能保證五臟六腑的功能正常。

人為的動力,便是巧妙的應用了壓力差的方法,疏通、轉移能量的積聚。是以至實至虛、先降後升的方法,來調整人體的能量。中草藥,也是應用了草藥氣、味形成不同的濃度與壓力,以不平衡、不對稱的方法,來調整壓力差,達到能量的均衡。

除此之外,吾人還發現到,應用雙手遠、近不同距離,對人體能產生不同的壓力差,因此,吾人應用了自我回照法,做為平日維護健康的方法。

3)回照法

回照法,應用雙手所輻射的能量光,給予適當的「壓力」,即不平衡、不對稱來做調理;兩手一遠一近,便產生不同的壓力,使能量(濃度)高者向能量(濃度)低者補充、流動,使人體場性和能量均衡。近手回照的部位為能量高處,所以增加壓力,將能量輸送出去;遠手回照的地方是人體能量不足之處,所以減輕壓力,以便輸入能量。

舉例:增強右心房、室的回流。

三、病因

人體空間如同自然界的大空間一樣,包容一切並且存在多種變化。但無論哪種變化形式,均與水有著密切的關聯。人體內部,水,無處不在,無處不有。現代科學研究證實,人體內部70%都是水,水是構成人體不可少的重要元素。水在人體內部有著多種存在形式:津液,如腸液、胃液、唾液、汗液、小便等均為水;血液是水的另一種存在形式;氣則是水的氣化形式。

人體病變,在於人體空間水分分佈不均。人體空間水分分佈不均,導致人體不同部位疾病的產生。水積聚于細胞內部,形成瘤。

水積聚于細胞外部,形成痞。痞有不同的形式,聚結成形,形成疝;圍聚在細胞周圍,致使細胞內部的物質無法向外轉化,形成癌。水積聚于管道之內,形成栓。栓塞的部位在心臟,形成心梗;栓塞的部位在肺,形成肺梗;栓塞的部位在動脈,形成動脈血栓;栓塞的部位在靜脈,形成靜脈血栓。陰部水濕,形成陰部病變;水濕滲透到關節,形成關節病變。總而言之,水的分佈不均導致人體疾病的產生。水的分佈不均也是導致死亡的原因,無論患病情況如何,最終都是兩種原因:心衰和肺內感染。生命垂危,痰堵塞于肺管之中,無法疏通,形成肺內感染。栓堵塞於心臟血管之中,無法疏通,導致心衰,痰和栓都是水的變化形式。

因此,人體空間水分分佈不均,導致人體不同部位疾病的產生。如何預警人體空間水份的分佈不均?通過觀舌的方法。舌,是人體的縮影。舌質,反映了臟腑的變化,舌苔則反映了人體空間能量的分佈情形。

四、觀舌要點

1、大小軟硬

首先,看舌的大小。舌大,說明物質多。舌大而軟,水濕,說明水分多;大而硬,說明物質濃度高、血瘀。舌小,說明物質不足。小而軟,說明物質少;小而硬,說明物質少而瘀。這是舌診中首先要注意的一點,通過看舌的大小軟硬對人體內部的物質能量狀況有基本的把握。

2、舌面高低

看舌圖,在有了整體的把握和印象之後,就要尋找舌面上的最高點。

舌面上隆起的部位,也是物質能量的積聚部位,是阻礙能量流通的部位,是人體的病灶部位。我們將人體的病因歸納為一個“水”字,所以,隆起的部位也可以說是水的積聚。解決隆起部位的方法就是疏散,但不是直接疏散,而是著眼於公轉的整體運行,使隆起部位前方的空間能量至虛,也就是在隆起部位的前方“挖坑”,製造能量由低到高自然流動的條件,使得能量的積聚在流通的過程中自然疏散,歸於整體公轉的運行。這也是空間醫學舌診治療的秘訣之一:管高不管低。

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:

1)舌尖隆起

舌尖代表人體上焦與外焦的變化通道,這個部位正常與否,直接關係著人體的升清降濁,關係著人體任督二脈的運行狀況。人體的後天動力與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,這點與傳統醫學有所不同。《內經》有言:“肺氣上而越之”,肺部的能量上行,越過肩胛,直達外焦區域,並下行,起到補腎的作用,增強人體的元動力。人體的所有疾病都與舌尖部位有關係,一般情況下,用赤芍、獨活解決舌尖隆起。

2)舌膻中部位隆起

說明資訊庫的能量不暢通、不清亮,影響到頭部的能量運動,影響到精神和情緒。頭部的各種病變、各種精神病和情緒病都和資訊庫有關係,此外,資訊庫的阻塞直接影響到三焦的暢通。要解決頭部的疾病,膻中必須要空,這樣,才能增加頭部的回流,增強頭部的新陳代謝。傳統醫學講,心主思,膻中不清,容易對腦部產生影響,可以用牛黃治之。用藥上,石菖蒲為首選。

3)舌中焦部位隆起

說明中焦物質能量不疏通,解決中焦的積聚,以消化為主,保持“腸中常清”,焦三仙或焦四仙是首選藥物。此外,如果舌中線兩側有隆起,也用焦三仙或者焦四仙解決。

4)舌中焦或下焦區域高

這是由於中焦或者下焦能量向上的推動力及運動力不足,公轉不能運轉,通常用香附解決,引中焦的能量越膈而上至膻中。

以上是幾種常見的情況,此外,還有以下幾種情況:

5)舌的整個邊緣高

說明三焦不暢通,肝氣不舒,可以用赤芍來解決。

6)全舌面高

說明外焦能量阻塞,在治療上,要開通外焦,促進公轉,可用當歸或者佩蘭加以解決,具體應根據水分情況而定。

7)舌中線兩邊整個高

從舌根貫穿到舌前,中間有一條溝,是由於三焦不通所致,可用桔梗加以解決。

3、舌形寬窄

舌形的寬窄,表明人體空間的暢通與否。如果舌面突然狹窄,說明該部位可能出現梗阻現象,也就是傳統醫學所說的血淤。比如,從舌圖上看,上焦部位明顯窄于中下焦部位,說明上焦部位氣血運行不周。臨床所見的往往是棍舌或是舌尖部位的狹窄,多是腦血管疾病或是腫瘤。在治療上,一定注意要暢通外焦空間。

有些特殊的舌形,我們也在此一併說明,比如:兩邊齒印非常明顯,說明人體內部水液代謝不平衡;舌某一部位缺損,說明人體相應部位能量、物質不足,如果舌尖缺損,說明心臟供血不足、物質缺乏,臨床可能表現為心慌、乏力、頭暈等等;如果舌伸出偏向一側,可能腦部微循環存在障礙,要預防腦栓塞或腦出血等頭部病變。

4、舌質顏色

一般情況下,舌質淡紅為正常;舌質紅,說明人體內部有熱;舌質暗紫,說明人體內部血瘀;舌質蒼白,說明人體內部血虛。

5、舌體燥潤

水與人體內部的狀況息息相關,無水不成,水聚不成,水布不均不成。舌體的潤燥代表人體津液的勝衰,潤燥適度則氣血暢通;濕重則三焦不通,濕阻經絡;燥重也同樣不通,是無以潤化。

水濕之苔,大便濕潤是正常現象。如果水濕之苔,大便乾燥,則是水布不均。燥苔,是缺乏津液,往往伴隨大便乾燥。治療也都在水上,所以都與水有關係。

傳染性疾病,西醫常常將其病因歸結為各種病毒、病菌,中醫認為“濕熱生菌”,我們認為,傳染性疾病,是由燥或濕的原因引起。若出現在隔膜以上,比如腦病伴隨高熱,多以燥為主;若出現在隔膜以下,比如腸部疾病伴隨高熱,多以濕為主。治療傳染性疾病,必須保證外焦空間的清潔與暢通。獨活、公英,行則化滯,走則散熱。

6、舌苔厚膩

除了舌體的潤燥狀況之外,舌苔也可以顯示細胞之間能量、水氣的變化。正常舌苔稱為淡白苔。如果苔濕、黃膩,為濕熱。如果苔幹膩,為燥熱。如果苔黑且濕,為寒之極;如果苔黑且燥,為熱之極無苔,為空間缺乏水分

最常見的是舌根部位舌苔厚膩,該部位代表人體命門至尾閭空間的清潔度,代表會陰周圍細胞群體運動的力度,該部位舌苔厚膩,我們的治療方法是使中焦空,而使下焦的能量上升,達到化濁的目的,佩蘭是首選藥物。

 

 

五、重新認識藥物價值

中國傳統醫學研究了藥物的歸經,從“歸經”這兩個字上去分析,歸經所歸之處並不是藥物作用的起點,而是藥物作用的終點。《空間醫學》不僅研究了藥物作用的終點,而且研究了藥物作用的起點,並且認為,從起點到終點,藥物所經之處,皆能發揮功能作用力。也就是說,藥物對行經路線上的所有部位,都能發揮作用力,如此一來,便大大擴展了藥物的價值。

比如說黃芪,傳統醫學認為其作用在於補氣升陽、益衛固表、托瘡生肌、瀝水消腫,歸脾經,歸肺經。敝人認為:黃芪作用的起點在人體會陰區域,也就是佛教講的海底輪部位,能夠加強海底輪部位細胞的輻射,增加空間的能量物質。作用的終點是脾、肺,黃芪的功能作用力,必然帶動會陰區域能量的向上運動輻射,行經脾、肺時,能量必然輻射到子宮、脾胃部位,因此,可以治療脾肺氣虛、中氣下陷引起的子宮下垂、胃下垂、食少、困倦、便血、崩漏、脫肛等症;輻射到肺部,可以增補肺氣;能量運動增加了胞外的能量物質,也就是傳統中醫所講的衛氣,所以起到了止汗、斂汗、固衛的作用。

同是一味藥,用量不同,所發揮的作用就可能不同。例如浙貝,用量少時,可以疏散胸部能量結滯,用量多時,可以補腎,探究其道理,浙貝用量大,可以引胸部能量越過肩胛向外焦區域運動,撞擊腎區周圍的細胞,使得腎區細胞運動增強,所以有補腎的功效。

同是一種情況,比如說中焦不通,可以用香附,可以用葛根,可以用黃芪,可以用石菖蒲,動公轉上的任何一點都可以。還可以用羌活配合紫石英,推動子宮運動,加大用量,推動背部運動,推動公轉的進行,並最終疏通中焦。

用藥時,既要開放、靈活,更應全面。既要看到藥物的主攻方向,又要看到藥物的反面效應。

例如:白頭翁的確能夠清濕熱解毒,但它的反面效應是提高了命門到尾閭部之間細胞外精微物質的品質。再比如,檳榔能夠清潔腸胃,但檳榔也能大補元氣,因為只有腸胃清潔,人體的元氣才能恢復。

跳脫傳統醫學的歸經,以靈活多變的用藥方法,重新認識了藥物價值及範圍,同時,掌握了用量多、寡產生不同的氣和味,刺激、推動不同空間的動力。因此,《空間醫學》的用藥,以小方為主,以兩、三味藥,加起來不到一克的極少的份量,借助藥物的「氣」,迅速的打開人體空間的通道,不僅為疾病找到出口,同時給予人體動力體系活動的空間。因此,敝人所開立的處方,既可治病,無病也能經常服用,是以掃除空間的障礙,淨化體內的空間,就算長期使用,也不會有副作用。

小方治病,應用藥物調整人體能量,促使公轉正常運行。在運動中調解能量,故運動既是補,又是瀉。在運動過程中實現盈則瀉、虛則補,即:補其不足、瀉其有餘。例如:石菖蒲引頭部能量下行於胸中,故能使頭部能量變化更新。但是,頭部能量下行,下部能量必然向上補充,故多用石菖蒲,則腰部酸痛,使腰部能量虧損,需要用杜仲、毛狗或杞果補之。杞果與菊花配伍,是一推一散,藥物之性是一濃一淡,古人講陰陽配伍,用科學物理的理論講,是能量壓力的不平衡。調解平衡,就是治病。例如,腰椎之病,動其腹腔,腹腔能量運動,則腰部能量更新,更新既是瀉,又是補,川朴、毛狗配伍,可以治療腰椎病變。

結論:靈感是我的導師

我是一名傳統醫學的研究者,但是,

在觀念上,認識到了人體空間的存在。

在用藥上,重新認識了藥物價值與範圍。

在方法上,應用能量科學,解決人體能量濃度壓力問題

在預防疾病上,融合了西方科技和東方醫學,吾人應用了電腦舌診,用數位相機攝下舌頭照片,即刻輸入到電腦中,通過照片,分析舌質狀態變化等,確定疾病,及預防疾病。

通過這些方法,治癒了許多重大疾病,有胰頭癌、血癌、骨肉瘤等癌症腫瘤患者。

吾人是如何發現?是靈感。

當吾人苦思多時,不得其解時,靈感往往湧現於睡夢中;或是在吾人靜坐時,有了突發奇想的靈感;或是吾人用愛心關懷病患時,大腦靈光乍現的閃現出超常的思維來。換言之,是靈感幫助吾人突破醫療水平的障礙。

眾所周知,許多科學家和藝術家都是在夢中完成偉大的創造和發明。但是,「靈感」特別垂青於刻苦工作和深入思考的人,只有那些功力功德並重者,才會有超高層次的靈感,才會有天人的感應。譬如德國化學家馮凱康勒(Fredrich Von Kekul)長期思考某化學方程式不得其解,卻在睡覺時夢見一條蛇咬著自己尾巴成一環形,進而從中得到靈感,提出苯分子環狀結構,這便是最典型的創造性思維的靈感,蛇咬著自己尾巴成一環形,是靈感提供了創造性思維的圖像。再如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,在理論核子物理研究中,於瞌睡之際突然靈光乍現,發現中子論,榮獲一九四九年諾貝爾物理獎;而美國發明家愛迪生,當他為某一難題困住了,便往實驗室的長沙發一躺,小寐片刻,夢醒之後竟也自然想出解決之道,由此可見,創造性思維是靈感之父,也是啟蒙特異性思維之母。創造性思維,是跨越靈感思維的跳板,也是超越及創造特異性思維的管道。因此,中國傳統醫學與養生修鍊術密不可分,因養生修鍊術有助於靈感思維的捕捉,及創造特異性思維。

醫者,是創造生命奇蹟的藝術家。因此,身為醫者,不僅要有愛心、耐心,及強健的體魄外,靈感與特異性思維的捕捉,才能擁有超凡的醫療醫術,創造出更多的奇蹟。

 XieXiuZhu_20070331_ 058.jpg 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n9224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